在有机合成实验室中,试剂的选择直接决定反应的成败与否。今天,我们深入解析一款深受化学家信赖的试剂——N,N-二异丙基乙胺(简称 DIPEA 或 Hünig 碱)。作为高效非亲核性强碱,DIPEA 在多种有机合成反应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。
一、DIPEA 的基础信息
化学名称: N,N-二异丙基乙胺
英文名: N,N-Diisopropylethylamine
缩写: DIPEA、Hünig 碱
分子式: C₈H₁₉N
CAS 号: 7087-68-5
物理性质:
外观: 无色透明液体
沸点: 127-129°C
密度: 0.742 g/mL(25°C)
溶解性: 易溶于 THF、DCM、乙醚等有机溶剂,微溶于水
结构特点:
DIPEA 分子包含乙胺骨架,两个异丙基取代基通过氮原子连接。其高度支链化结构赋予其强碱性与弱亲核性,成为复杂反应中的关键优势。
二、DIPEA 的核心作用
作为非亲核性强碱
DIPEA 的 pKa(约 11.4)高于三乙胺(pKa ≈ 10.8),能有效中和反应中产生的酸(如 HCl、HBr),同时避免亲核副反应。
典型应用:
酰胺键形成:与 HATU、HBTU 等缩合剂联用,助力肽键合成或羧酸与胺的偶联。
Suzuki 偶联反应:作为钯催化体系的碱,激活硼酸试剂。
脱保护反应:高效参与 Fmoc 基团脱除(如多肽固相合成)。
作为质子海绵
其立体位阻特性能稳定酸性中间体(如质子化活性酯),提升反应速率和产率。
溶剂与配体作用
在金属催化反应中,DIPEA 作为弱配体调节催化剂活性,其低极性特性也使其常作为共溶剂。
三、DIPEA 的经典应用场景
多肽合成
在多肽固相合成(SPPS)中,DIPEA 中和脱 Fmoc 保护过程中释放的酸性副产物(如 DBU-H+),保护树脂和氨基酸。
反应示例: Fmoc-AA-resin + 20% 哌啶/DMF → AA-resin + Fmoc-副产物(DIPEA 维持碱性)。
羧酸活化与偶联
与 EDC、HOBt 等缩合剂联用,DIPEA 中和生成的 HCl,促进羧酸转化为活性中间体,与胺反应生成酰胺。
步骤:
羧酸 + EDC → 活性中间体
活性中间体 + 胺(DIPEA 中和)→ 酰胺
金属有机反应
在 Buchwald-Hartwig 胺化等钯催化交叉偶联中,DIPEA 促进氧化加成或还原消除步骤。
四、为何选择 DIPEA 而非其他碱?
| 试剂 | 优点 | 缺点 | 适用场景 |
| DIPEA | 非亲核性、高碱性、低亲核性副反应 | 成本较高 | 复杂反应、酸敏感体系 |
| 三乙胺(TEA) | 廉价、易得 | 亲核性强,可能导致副反应 | 简单中和反应 |
| DBU | 超强碱性 | 亲核性强、可能破坏底物 | 极端脱酸需求 |
试剂优点缺点适用场景DIPEA非亲核性、高碱性成本较高复杂反应、酸敏感体系三乙胺 (TEA)廉价、易得亲核性强可能副反应简单中和反应DBU超强碱性亲核性强可能破坏底物极端脱酸需求
总结: DIPEA 的立体位阻和弱亲核性使其在避免亲核副反应、酸敏感体系及长时间维持碱性环境中表现卓越。
五、使用 DIPEA 的注意事项
储存条件: 密封保存于阴凉干燥处,避免光照和潮湿(易吸湿),开封后充氮气保护。
安全操作: 具有刺激性气味,需在通风橱操作,避免皮肤或眼睛接触(可能灼伤)。
常见误区:
过量使用可能导致副反应,建议用量 1.1-2 当量。
与强酸直接混合需缓慢加入,避免剧烈放热。
六、DIPEA 的替代品与供应商
替代试剂: 简单反应可用三乙胺、吡啶,但需关注亲核性差异。
供应商: Sigma-Aldrich、TCI、阿拉丁等提供高纯度 DIPEA(分析纯 ≥ 99%)。
N,N-二异丙基乙胺(DIPEA)凭借其独特碱性和低亲核性,成为现代有机合成中的“幕后英雄”。无论是多肽合成、金属催化,还是复杂天然产物全合成,DIPEA 都助力化学家突破反应瓶颈,提升实验室效率。








评论 (0)